“土葬”即将取消,村中的新坟旧坟都要迁走

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”、“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”,乡愁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一大旋律。古有诗人多种形式的乡愁抒发,今有余光中的《乡愁》,可见“故乡”对于国人来说是有着重要地位的,一些老人少小离家,老了也要回到家乡,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落叶归根”。

无论什么样的人,年龄大了,人生快要走到尽头时,就会异常眷恋自己的故土,这就是国人骨子中的“归属感”,他们希望自己在离开人世之后能入土为安。在我国,有人去世后,要入土,亲属才会觉得安稳。

五千年的历史文明,孕育出很多习俗,当然不少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传承下来,不管是从经验还是人文历史来说,很多东西都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。

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,当然,葬礼习俗也不相同,比如有天葬、水葬,当然中国最普遍的还是土葬,主张死者入土为安,土葬的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,这中间还有很多步骤在祭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。

农村和城市在安葬死者上有很多不同,比如在农村,很容易在山坡上看到许多坟头,但在城市就不一样,城市中处处是楼房、街道、商场,并且城市管理规划部门是不允许像农村那样到处建坟的。

农村有优越自然条件,所以在农村,土葬是一种最常见的习俗,而城里就只能靠买墓地,死者的坟墓都会集中在一个墓园。

但现在有了新的土地管理法,所以对土葬的说法也不一样了。根据修订了的最新土地管理法来看,关于土地治理的相关方面相比较以前严格了很多,尤其是在针对耕地这一块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保证一定比例的耕地面积。

我国是农业大国,耕地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农政策逐渐深入,农村的楼房越来越多,越修越宽。以前是本着改善农村人民居住条件的目的,鼓励农民翻修自己的房子,可是现在,我国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,本身耕地就不多,再加上城镇化进程加快,占用耕地来扩张城镇,再加上如果农村要用一些地方来建坟,耕地面积肯定锐减。如果这样,该怎么处理农村人民与耕地之间的矛盾?该怎么处理这些坟头呢?

这其实是非常棘手的问题,因为在中国,大家对待红白喜事都会忌讳一些风水问题,如果要处理这些坟头,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坟的风水,会遭到农民的反对。

通过对土地管理法的了解,如果要是在耕地上自建房或者是采石取土都是禁止的,在农田上种植林果或者挖塘养鱼都是不被允许的。

那为了更好地响应土地管理办法,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对坟头进行整治,现在要想建新坟是不允许的,而一些旧坟,也可能也会被拆移,只不过是时间问题。那以后的坟该怎么处理呢?整顿的方法主要是三沿六区,主要是指道路主干道、河道沿线两侧可以看到的面积以及水资源保护区域等。如果在这些区域内看到了坟,不管是新还是旧,都会在限定期限内整改,至于处理的办法,现在给出的方案是可以先把坟迁走,在其他地方进行土葬。

其实关于这些规定,很多农村人都有疑问,大部分人对于土葬都是非常重视的,甚至会花几天的时间,新的管理办法就实施了,老人去世后该葬在何处?有人提出也可以像城里一样,规划出一片区域,集中安葬死者,当作公墓。不管怎么说,从这些做法的背后也可以看到,国家对于农村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,这其实也让农村有了更好的发展,而一切的政策和办法不只是喊口号,如今农村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道路更宽敞,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危房也得到了修缮。

这样一来,农村的环境变好,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,这对于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是非常有效的,也能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。


End

 


[ 相关下载 ]
上一篇:聚焦民生科学统筹精细策划精准施策